关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施意见

 本站    2011/11/24 9:06:56    

湖 南 同 德 职 业 学 院

院发〔2011〕39号

关于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实施意见

 
  为实现“依托专业办产业、办好产业促专业”,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紧密结合,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结合我院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意见。[来源:江苏省高淳中等专业学校 高淳中专 高淳职中www.jsgczz.com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

一、提高认识,积极开展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模式创新

产学研用结合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和重要内容;是高等职业院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教育模式;是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着力推进职业教育由规模型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高等职业教育面向社会、服务社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是充分发挥我院各教学系专业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及时为企业提供合格的劳动者、提供技术支持和智力援助,真正实现教育为地方经济服务,专业支撑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由途径,因而它正在成为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种基本趋势。

在产学研用结合的道路上,我院已经迈出了难得的一步,经过各方联系,先后和近二十家企业签订了实训基地协议,并引进了茗博机加、瑞益机电等4家公司进校办厂,这些基地的建设,为学生实践提供了空间。

在未来的几年内,各教学系各专业将继续拓展合作企业,确保每个专业重点挖掘1到2个合作单位,并要求这些合作单位与已创建的合作单位具有不同的业务内容,各专业目前的岗位已逐步细化,寻找多方位的产学研用合作单位可以给各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全面的岗位实践机会,并能够将各专业教师的师资力量投入到实际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这既可以锻炼教师,又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二、加强建设,努力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1、加强组织建设,保障产学研用相结合培养模式的落实

(1)、成立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工作的领导小组。组长由董事会和学院主要领导人担任,副组长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企业负责人担任,成员由教务处、学生处、科技处、企业负责人和各系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研究制订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度、办法及措施,并组织实施。

(2)、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工作的二级管理机构。在学院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的基础上,组建由教学系主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企业负责人等组成的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的二级管理机构,由教学系组织各教研室,围绕学院产学研用相结合总体思路,研究制定本专业的产学研用相结合工作的政策、计划并负责实施与管理。

(3)、成立产学研用相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聘请相关行业、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经营管理人员、校外专家参与到我们的专业建设、课程改革、产学基地建设等一系列人才培养工程中来,每一专业将组建由一定数量的校外专家组成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为学校培养人才出谋划策。

(4)、建设产学研用相结合科研团队。以提高教师科研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学校为社会提供服务能力为目标,围绕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建立一批校内科研所,积极引导教师、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和知识创新。与企业共同完善“双师素质、专兼结构”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相关规划、计划和相关考核制度;以企业、行业培养教师实践能力作为重要途径;企业、行业积极提供专家、管理人员、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教师,并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平台;共同加强对兼职教师的聘任、管理、服务和考核等工作;全力打造校企行互通的优秀教学科研团队。

2、加强基地建设,构建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平台

(1)夯实校内产学研用相结合基地建设。以新校区建设为契机,在原有校内产学基地(实训基地、实训中心、实验室)的基础上,重新调整,规划、建设好一批新的校内产学基地,利用3~5年时间建设一定数量的,具有自我特色的,符合专业发展要求的,能为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保障的校内产学基地。

加强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生产性实训是指生产性实训基地通过生产产品、研发技术、服务社会等生产性过程实现经济效益,并在生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由学校提供场地和管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和师资支持,校企合作联合设计,以企业为主组织实训教学,无疑是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好模式。学院将通过企业投入、捐赠设备、提供技术及校企合股等多种形式,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

根据专业建设需求,积极建设汽车维修美容营销公司、机械(零部件、教具)加工生产工厂、电子产品开发(维修)公司、广告设计公司、软件开发公司、建筑装饰公司、物流公司、拍卖公司、商务营销公司。要利用校内现有土地积极申报建设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实训基地,下设三个开发中心,即水产畜禽养殖开发中心和木本粮油开发中心(以油茶和栆树开发为主)和园艺苗木开发中心。同时要将上述公司和科技示范园建设成为校内应用科学研究、科技开发、科技示范、科技推广、勤工俭学、大学生创业、实训、见习、顶岗劳动于一体的基地。

加强仿真性实训基地建设。仿真性实训是指通过微机独立运行既定生产产品模型的方式,让生产的模拟操作在显示屏显示的仿真面板上进行,而产品和生产过程由产品模型三维动画演示,用这种方式进行生产前的实训是经济有效的;在线运行既定生产工作方式,这种方式下教学系统将与实际生产连接,由硬件实现产品生产过程,这时除了操作者是用仿真面板操作外,其它则与实际生产的真实情况一样,简单来讲就是利用计算机和其他的专用硬件软件去产生一种真实场景的仿真,参与者可以通过与仿真场景的交互来体验一种接近于真实的场景的感觉。因此能进一步培训操作者的实际工作技能。

要积极开发下列仿真性实训项目: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仿真系统、汽车电控演示系统、机床维修与调试技术仿真系统、数控加工技术仿真系统。

  (2)扩充校外产学研用基地建设。以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实习、企业人员参与人才培养、学院为企业培训员工、教师参与企业新产品开发等合作方式为切入点,以提高教师和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努力开拓校外产学基地的建设。校外产学基地的建设要根据学校发展,培养人才需要,涵盖学校开设的所有专业,并在合作过程中要不断调整,层层推进,以形成校企之间互相依托,全面合作的产学研用合作新局面。

校企共同建立办学平台。以联合办学、企业冠名、委托培养、订单培养等方式推进校企合作。改招工为招生,将员工(即学生)直接输送到我院培养。我院根据企业需求调整专业结构,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加快紧缺技能人才的培养,实施产学研用相结合“一体化”教学,促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毕业生就业与企业岗位需求的无缝隙对接,以技能+学历的模式,使毕业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要做好蓝思班、中德汽车技师班的学生培养工作。

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计划制订与课程设置,校企共同建设实训实习平台。通过与企业签订协议、与企业挂牌等,与企业建立稳定的学生见习实习基地。探索强化工学结合、半工半读、顶岗实习模式;企业在对口岗位、指导教师、劳动薪酬、劳动保护、安全保障等为学生顶岗实习提供支持;共同完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运行机制和校外顶岗实习管理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学生职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校企共同建设就业创业平台。通过签订协议,有关合作企业积极创造条件,指导和吸纳学生就业创业,形成稳定的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互反馈学生就业信息,共同加强学生就业追踪,改革和促进人才培养工作。

校企共同建设职业培训平台。学校积极开发为企业行业提供人才服务支持的合作项目和平台,通过校、企、行联合办学、设立培训学院(学校)、建设人才服务中心等,为企业行业提升员工培训教育服务,探索构建员工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服务体系。

校企共同建设技术研发平台。合作建设研发基地,共同开展技术研发和承担科研项目,共同开展技术成果转化和培育企业经济实体,共同建设技术创新体系。学校要积极促进教师与企业、行业合作,确定应用开发项目,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技术革新与攻关;企业要将学校教学科研团队作为重要的技术创新力量,与学校共同开发有关项目,提供开发研究支持,共同获取研发成果,实现互利共赢。校企要共同推进成果转化,为实现产业化经营服务。积极开展创新科技活动,教学系、实训处将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发明、制作活动和技能兴趣小组活动。学院和企业将提供资金、各专业组织,专业教师负责指导,积极参加各类技能考证、技能比赛等,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之融入到产学研用相结合教育中去。

校企共同建设双师型教师培养平台。学校教师每年到企业学习锻炼不少于一个月。同时,学校定期为企业培训员工。

校企共同建设产学研用信息平台。在我院重要窗口大力宣传地方产业发展规划和园区企业,通过园区门户网站增进对地方产业、行业、企业的了解;通过学院宣传手册和学院网站,让企业了解学院进而主动联系学院,以此消除企业和院校之间的盲区现象。在产业背景、产业规划、专业规划、人才需求与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评价、毕业生追踪、新兴技术与产业升级等方面共同开展调研;在政策引导、学生质量、企业成果、行业职业标准等方面互通信息,建设信息资源共享中心,服务共建共育和共同发展。

校企共同开发地方技能课程。从2012年上学期开始将在全院各教学系开设区域性地方技能课程,学院与企业认真抓好此课程的教材建设工作,组织专业人士,编撰好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教材,让地方的产业规划和园区、企业以及企业文化,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教材、进课堂,培养学生对地方企业的认同感和热爱家乡服务地方的情感。

校企共同做好特色专业建设。从2012年起,学院把教学系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及园区企业需求的专业,如机电、汽修、能源、现代农业、高级护理等作为特色专业,加大投入和建设。今后,学校与企业将重点投入创建省级特色专业。各教学系要高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的规划、投入、指导、论证工作,并以此为契机,结合人才市场需求情况,特别是地方园区建设、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情况及学校办学条件的实际,对推荐或申报的特色专业进行充分论证,提高申报成功率。

附:湖南同德职业学院产学研用合作领导小组名单

组 长:管天球

副组长:潘能钧 李少夫

成 员:林万友 朱 勇 杨万新 聂作财 周志伟 黄剑林 李中惠 孟祥林

湖南同德职业学院
2011年10月28日